只说储能海外业务,不谈国内,毕竟我脱离国内业务几年,没有什么发言权,国内大神可以随意点评;欢迎
昨晚跟北京同行且是特别好的朋友,聊了一晚上,交流这两年行业的动态和未来怎么走的看法?
有一些矛盾点,基本是难以服帖的;
每家能上的了台面的公司基本还是有一些高手的,从业务,产品,解决方案,服务体系,研发,交付等;每个板块都有中流砥柱,排除那些在国内搞了点业务平调来海外的草台班子就不说了;这些精英撑起了对应企业的发展;10%的人创造了大于80%的价值;
有一小搓人,先于市场看到了行业的未来走向,比如前些年大集成商都在卖DC的时候,有些公司开始搞turnkey solution,至于turn的好不好,这个另说,起码sense有的;但是问题点在于,除开那几家真正的T1企业,似乎大多数企业没有耐心,战略方向一年变几次,缺乏沉淀,今天卖20尺柜,明天就要卖工商业,今天搞定大KA,明天就是要转风向去开辟渠道,对于团队的擅长面的评估是有严重缺陷的;
具体来说就是缺乏靠项目开发带动设备销售的理念,只有少部分企业在践行,或者说也没几家公司能派出像样的海外ipp开发团队,并且能同时解决F的问题,贷款和融资问题很难解决;真正的话语权,掌握在海外业主或者主投资人身上,谁出钱,谁拍板;部分公司的行业翘楚看得到的未来生存方向,但是对应公司的老板没这样的决心和态度,都说Envision舍得砸钱和做的好,那是必然的,长周期,长期主义是这个行业的底色,不谈户用(这是另一个维度)
如何穿越储能寒冬是行业热门话题;能不能穿越,或者会不会死在黎明前,都是问题;没有硬核的产品力,肯定穿越不了;没有优秀的人才队伍,也不行;人效比的问题,也是,听xx几个企业说是工资都开不出,很正常,现在行业随便一个从业2年的人开价5w的月均薪水,有些公司也敢招,是如何养活和负担如此之重的海外人力成本?自己的业务模型8%-25%的毛利润能否能cover一支每个月打底200万硬性支出的mini版海外团队?还不谈后端;喷子闭嘴,这一段话不接受被质疑!因为今天是再三思考给出来的一些能量化的数据,不希望被无知小白点评;
坚持长期主义,做好人力成本规划,对海外政策和市场,甚至文化有深度理解,把战略目标市场的认证做齐全,能提供全周期的LTSA的服务和对自己企业现金流有充分的自信的,再来2026年见分晓!